“职教20条”背景下,如何促进职业教育的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会长、教育部原副部长鲁昕

图片
近日,第五届中国职业教育国际合作峰会在佛山召开。会上,包括教育部原副部长鲁昕、深职院原校长俞仲文在内的多位嘉宾,就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难题、校企合作开展不顺等问题展开讨论。并提出在AI时代和5G即将商用的大背景下,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如何利用新科技,实现与产业界的协同发展。
鲁昕:职业教育需破题发展

鲁昕认为,“职教20条”提出已经半年了,但关于职业教育的问题没有破题,因此职业教育对外的吸引力仍然不足。

她提出职业教育体系目前存在的以下问题:一是理念落后。学校面对新形式和新科技,还固守老专业、老课程、老教材、老的人才培养方案,因此难以提高质量。

二是企业没有动力。因为学校无法给企业提供更多有价值的服务。

三是教材陈旧,这是大问题。教材里的原理虽然没有问题,但是前沿技术没有。

四是课程滞后。

针对以上问题,鲁昕提出十个方面的举措,包括:对接科技进步发展趋势。必须跟着科技进步的发展,科研成果的转化,需要高端制造岗位的人才;融入技术迭代进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重构人才知识结构;重塑人才培养方案;教师综合能力;加快教材更新步伐,用活页教材、PPT,用新的教育场景教育学生;构建产教科融合教育场景;普及人文教育;满足市场多元需求,市场需要什么人才,职业教育就培养什么人才。


俞仲文:5G对职业教育的冲击巨大

原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校长俞仲文提出,“职教20条”讲到聚焦高端产业,所以职业教育要对5G新动向保持高度关注。首先广东省也提出了加快5G产业发展的行动计划,提到到2020年5G个人用户数达到400万,到2022年要建成5G宽带城市群,5G个人用户达到4千万,可见其发展非常迅速。

俞仲文呼吁,5G强大的生命力不在于5G本身,而在其大量的应用场景。而这些应用场景恰恰是跟职业教育的各个院校、专业背景都有相当密切的关系。国务院“职教20条”为高职院校重新定位,其中提出职业教育要重点服务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

这是一条对高等职业院校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和新定位,要用新技术赋能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职业院校不光要成为人才源,更要成为技术创新源和产品开发中心,直接提升职业院校面向现代化主战场的直接贡献力。

但俞仲文也提到,目前职业教育难以承担这样的使命,原因在于,职业教育还带着世界工厂的痕迹,没有完全适应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要求。技术教育的课程内容陈旧、没有强烈的响应新技术、教师不熟悉企业的需求、专业教育与创新教育脱节,使我们的职业教育难以承担中小微企业的研发和产品升级。

因此,俞仲文要基于“职教20条”的精神,做好“六项改革”:

1、教学设计不仅要以职业岗位需求为起点,而且要以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为起点。

2、重构和更新实践教学体系,不仅要强化技能训练,而且要技术训练。

3、实务教育和创新教育并举,以培养学生技术革新和产品开发的素质和能力。

4、实践教学基地不仅要打造技能训练基地,而且要打造为技术研发基地。

5、重构学生大赛的架构,让技能大赛和创新创意大赛同时举办。重点考察学生的创新创意能力。

6、重新确定高职院校的定位。

陈工孟:用技术+人才+基金帮助中小微企业转型升级

  深圳国泰安教育董事长陈工孟表示,我国目前人均劳动生产率和美国、德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高级技工缺口非常大,可能有上千万。所以产业升级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是人的转型升级,即如何又好又快地培养、培训产业尤其是制造业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第二个问题则是如何以职业教育为抓手、以产教融合为切入点,协同推动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关于如何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问题,校企合作是个很好的方式。但现在这个方式遇到一个瓶颈,就是职业院校热、企业冷,现在这个问题仍然普遍的存在。

  如何解决校企合作这个问题?陈工孟建议,要充分发挥产教融合公共实训基地的作用。首先,应当对公共实训基地重新定位,改变过去把其作为公共实训设备集成的基地——也就是花了很多钱,买一大堆设备,最后在基地里面用不起来。

  陈工孟认为,公共实训基地不应成为简单的设备集成的基地,应该以基地为中心,既链接数百家相关中小企业,包括大型企业,又要链接一批职业院校,使基地成为该地区产业转型升级的技术高地和面向中小微企业的技术服务中心、人才培养中心。

  如何推动制造业中小型企业的转型升级问题?陈工孟建议以“技术+人才+基金”三位一体的方式来解决。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制造业转型升级,首先是技术的难题,需要有人工智能、大数据、工业互联网企业提供先进的技术支持,需要智能制造设备公司提供智能制造的设备,协同帮助改造中小企业的技术问题。

  第二需要有智能制造方面的技术技能人才,也就是如何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问题。

  第三个问题是必须要解决企业的资金困难问题。陈工孟认为,如果中小企业本身资金现在非常困难,再让他拿出几千万、上亿来改造整个设备,向智能制造转型,资金的确是非常缺乏的。如果专门成立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基金,再配上银行的贷款,就能帮助中小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来源 |  现代职业教育网(ID:mvenews)

声明丨文章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果分享内容在版权上存在争议,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